今年以來,吉林市經開區在充分完成“五好一滿意”和星級評定工作常規動作基礎上,通過“五抓五強”措施不斷夯實農村基層黨建基礎,促進全區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。 抓組織強核心。成立領導小組,細化工作指標,落實工作責任,實施“包村干部+黨建指導員”進行入村指導服務。下轄18個行政村,村“兩委班子”全部配齊配強,達到黨組織書記一職兩備,其他村干部一職一備。絕大多數書記的群眾滿意度測評達到85%以上。 抓隊伍強素質。以“兩學一做”常態化制度化為載體,開展特色主題黨日等各項活動。全面落實集中學習、自主學習和網上學習,新時代e支部入駐率達到93%以上。充分利用新時代傳習所等媒介和載體,活化學習方式、豐富學習內容。 抓制度強責任。完善制定《村級組織及“兩委”干部績效考核辦法》,突出村干部工作業績與績效獎金掛鉤,形成基層工作長效考核機制,有效遏制了“推、拖、頂、庸、懶、散”現象。村班子“兩委”成員在完成日常工作基礎上,全部納入“五位一體”包保工作體系,實行專項工作包保制,在信訪維穩、秸稈禁燒、環保督查、扶貧攻堅、河長制等重點工作巡視巡查中發揮積極作用。 抓經濟強收入。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收入渠道,2017年所轄18個村集體總收入為479.9萬元,其中30萬元以上的村有5個,20萬元以上的村5個,10萬元以上的村占72.22%。通過積極引導返鄉“雙創”工作帶動村民集體致富,初見成效。朝陽村黨支部書記李文勇通過土地流轉和打造“朝陽大米”合作社經濟;后通溪村陳立民2017年成立圣沐千奚畜牧養殖公司,開展“啤酒”飼養高端黃牛產業;新立村黨支部書記邵忠寶帶領村民成立綠化工程公司,全村人均收入近2萬元。 抓保障強投入。以六清為重點,累計投入110萬元,開展農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,成效明顯;投入348萬元實施二新路、后通溪村路建設;投入15萬元打造新立村標準化黨支部建設;離任村干部補貼發放一次到位,惠及人員92人,發放補貼11萬元,并將該項工作納入年度預算。 |